第361章 周池的牌位还有妙用_惊鸿楼
笔趣阁 > 惊鸿楼 > 第361章 周池的牌位还有妙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61章 周池的牌位还有妙用

  第361章周池的牌位还有妙用

  尸体身上的那满是血污的衣裳虽然已经破烂不堪,但却还能看出这是上好的衣料。

  尸体的脸已经血肉模糊,看不出原本的样貌,但是他只有一只耳朵!

  定国公浑身颤抖,他拿起尸体那包得像粽子一样的右手,解开那一层层的布条,右手上赫然只有四根手指!

  定国公再也支撑不住,轰然倒下!

  苒军大帐内,何秀珑听着来人的禀报,嘴角浮起一抹笑容。

  那具尸体是她让人安排的,其实定国公只要仔细去看,就能看出尸体的耳朵和手指都是新伤。

  何秀珑知道这件事早晚会被揭穿,但是那无所谓,只要第一眼足够震憾就足够了。

  事实证明,何秀珑的这个破绽百出的计谋得逞了。

  定国公这一次不仅仅是晕倒,他中风了!

  好在定国公的身体底子不错,他被抢救过来,但是近期内是不能再领兵了。

  当然,在定国公倒下之后,那具尸体也被确定并非荆老三,尸体的耳朵和手指都是在死后被割下来的,这和定国公收到耳朵手指的时间对不上。

  而这具尸体是从今天的战场上找到的,所以这明摆着是何秀珑的奸计!

  次日,定国公清醒之后,亲信便迫不及待报告了这个好消息。

  可惜,定国公却没有半分喜悦,他张张嘴,一条亮晶晶的涎水顺着嘴角淌下来。

  “杀杀”

  他要杀谁?

  是何秀珑还是周沧岳?

  这便无人得知了。

  与此同时,又有一群读书人聚集在府衙外面,他们手捧孔圣像,昂首挺胸,慷慨从容,为首的一名学子更在高声谴责定国公为一己私利,不战而败,将安庆六县拱手相让,奴颜媚骨,无耻之极!

  出去应对的官员已经惊呆了,如果他没有记错,眼前这些人,和前几天在这里静坐,让定国公给出答复的是同一群人吧。

  读书人捶胸顿足,对天长哭,我那文章甲天下,冠盖满京华的桐城啊,竟然被叫花子给占了,脏了,脏了啊!

  府衙门外的热闹只是个别,此时此刻,整个扬州城也只有这一处热闹的所在,无论是店铺还是民宅,全都关门闭户,这场仗已经打了几天了,百姓们也在家里窝了几天了。

  但是这场仗还没有打完,他们也还不能走出家门。

  次日清晨,苒军又来叫阵,这一次,城门前挂出了一个牌位!

  太祖周池的牌位!

  既然苒军打出的是昭王的旗号,那么只要何苒还没有废掉昭王,那么苒军看到太祖周池的牌位,如果继续攻城,便是对太祖不敬,不仅是何秀珑,就连何苒,也要被天下人口诛笔伐。

  何秀珑骂道:“算你狠,今日休战!”

  周池的牌位在城门口连挂数日,何秀珑也不急,城外的人进不去,城里的人也不出来,那就看谁先着急吧。

  而此时的何苒,也已经动身前往扬州。

  她上次来扬州,算算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。

  那年她包下一条花船,叫了几个花娘陪她在船上饮酒,好不乐哉。

  何苒身边只带了小梨和流霞几个,她没有去与何秀珑汇合,而是去了附近的一个村子。

  这个村子距离扬州城三十余里。

  原本还以为正在打仗,可能在村子里不容易找到肯借宿的人家,却没想到她们六人刚进村子,便被一群看热闹的婶子大娘围了起来。

  这年头,会骑马的年轻女子并不多。

  “咦,你们还会骑马啊?”

  “你们是要去府城吗?来得不巧,听说府城打起来了。”

  何苒微笑:“是啊,很不巧,所以我们暂时不能进城了,各位婶子大娘,不知村里可能借宿?”

  婶子大娘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然后又一起看向眼前的几个姑娘。

  小梨掏出一锭银子:“我们不白住的。”

  看到银子,婶子大娘们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,这是银子啊,她们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银子,平时经手的都是铜钱,偶尔有银子也是碎银。

  何苒看到她们眼睛里跳动的小火苗,以为下一刻,她们便会争先恐后自报家门,邀请她们去家中投宿。

  可是何苒猜错了,婶子大娘们看看那锭银子,却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。

  终于,一位婶子忍不住说道:“几位姑娘,不是我们不肯招待你们,是里正爷叮嘱了,这阵子村里不能接待外人,哪怕是亲戚也不行。”

  何苒懂了:“原来如此,那就不麻烦大家了,告辞。”

  说完,她一挥手,几人牵着马便要出村。

  那位婶子看到她们要走,就像是被割肉一样难受。

  “等等,我家在村外有处房子,你们若是不嫌弃,我领你们过去。”

  闻言,其他婶子纷纷冲她翻起了白眼,可显着她了,就她家在村外有房子。

  原来这婶子家前几年和村里人打架,被赶出了村子,无奈之下便在离村子不远的一处荒地上盖了房子,一家人便住在了这里。

  今年不太平,兵荒马乱,住在那里肯定不如回村更安全,于是大婶一家找到里正,好话说尽,又掏了十两银子,这才重又搬回村里,那处房子便空置下来。

  这处房子虽然已有多日没有住人,但屋子里并不脏,稍做整理便能住人了。

  只是被褥都被搬走,只余下两张旧床板。

  小梨四下看了看,对何苒说道:“院子里还有柴禾,灶间有瓦罐,还能煮饭。”

  大婶忙道:“你们肯出银子,我就回村搬铺盖,再给你们拿些米面和青菜。”

  何苒笑着说道:“好啊,那就有劳婶子了。”

  大婶眉开眼笑,小跑着走了,再回来时身边带了两个年轻女子,两人都做妇人打扮,她们推着一辆独轮车,车上放着几床被褥和米面菜蔬。

  小梨很大方,提前便把银子付了,大婶原本还担心她们住得远,明天一早不给钱就跑了,现在银子到手,大婶放下心来,语气更加亲切,让跟她来的两个年轻妇人去帮忙打扫屋子,她则毫不客气地坐下,和何苒话起家常。

  何苒这才知道,那两个年轻妇人,一个是她的儿媳,另一个则是她的女儿。

  没等何苒询问,大婶就自顾自地说道:“唉,我家阿秋命不好,遇到个畜生,毕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,总不能看着她在婆家被那畜生打骂吧,去年我一咬牙,就带着我家两个小子,把她从婆家接回来了。”

  这时,两个妇人把屋子收拾妥当,站在门外等着,何苒看到其中一个妇人长得与大婶有几分相似,想来这就是大婶的女儿阿秋了。

  她虽然做妇人打扮,但是还很年轻,也只有十八九岁。

  吃晚饭的时候,阿秋又来了,这次是她一个人来的。

  她手里拿着一只罐子,看到来开门的小梨,她有点不好意思:“这是腌好的乳黄瓜,阿娘让给你们送来尝尝。”

  扬州一带的酱菜非常有名,配粥吃最是美味。

  小梨连忙谢过,让她进来坐坐,阿秋摇头说天晚了要早点回去。

  此时暮色已浓,小梨一眼瞥见阿秋身上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袱。

  不是专程过来送酱菜的吗?

  为何还会背着包袱?

  小梨问道:“阿秋姑娘,你这是要出门?”

  阿秋忙道:“不是不是,刚刚顺路去一位婶子家拿了刚裁好的衣裳。”

  话虽如此,可是阿秋眼里的慌乱是瞒不了人的。

  小梨自是不信。

  “阿秋姑娘,你最好还是说实话吧,你是打着给我们送酱菜的名义从家里出来的吧,若是你出了什么事,你家里的人一定会怀疑到我们头上,到时惹上麻烦的还是我们。”

  阿秋显然没有考虑这么多,此时听小梨这样说,怔怔一刻,不知该说什么才好。

  何苒闻声从屋里出来,看到还在门口僵持的两人,她走过来,便看到神色慌张的阿秋,以及阿秋背着的包袱。

  “我们都是女子,阿秋姑娘不用介怀,有什么事进屋说吧。”

  阿秋摇头,却是不肯进来,口不择言:“我该回家了,不给你们添麻烦,我回家去,真的,我这就回去,不进去了。”

  何苒使个眼色,小梨忽然出手,一把就将阿秋扯了进来。

  待到阿秋反应过来时,人已经在院子里了,小梨顺手上了门闩。

  何苒微笑:“既然来了,那就进屋吧。”

  阿秋想说,我本来要走的,可是却不由自主地跟着何苒进了屋。

  进了屋,何苒示意阿秋坐下,让小梨给阿秋端了一杯茶。

  阿秋见那茶杯亮晶晶的,像是银子做的,这不是自家的东西,想来是她们自己的。

  出门还带着杯子,一定是很讲究的人吧。

  茶水是温的,茶叶却并不名贵,江南百姓大多都懂饮茶,阿秋尝出这是隔年的陈茶,用这么贵重的杯子,却喝隔年的陈茶,也不知道这几位姑娘是什么人。

  一杯茶水下肚,阿秋忐忑的心情也平复下来。

  她正在想如何告辞,却听到何苒问道:“阿秋姑娘离家出走,不怕家里人担心吗?”

  阿秋被她突然说中心事,怔了怔,眼泪却不听话地涌了出来。

  小梨贴心地递上干净的帕子,阿秋虽然接过帕子,却还是用衣袖抹去泪水,可是眼泪却止不住流个不停。

  何苒没有打扰,默默地看着她不停地擦眼泪,衣袖被眼泪浸湿,她这才换成帕子。

  也不知哭了多久,阿秋终于说道:“因为我的事,弟弟被人退亲了,我让家里丢脸了”

  何苒明白了,白天时和她一起来的那个妇人是她的嫂子,原来家里还有一个尚未成亲的弟弟。

  “你是被休回来的?”

  何苒还记得那婶子说是自己把女儿从婆家接回来的,当时她潜意识里以为是和离了。

  现在仔细一想,本朝虽然允许夫妻和离,但偶有和离的,也都是上层圈子里的事,民间的小老百姓,鲜少会有和离的。

  如果不是和离,那就是被休的。

  果然,阿秋点点头:“阿娘把我接回来的第二天,他,他就让人送来了休书.”

  阿秋口中的“他”,显然就是那个畜生前夫了。

  所以就是因为阿秋被夫家休了,她弟弟的亲事也黄了,女方得知家里多了一个被休弃的姑姐,索性便退亲了。

  这世道,对女子是不公平的。

  这样的事,何苒听说过很多,也遇到过很多。

  她看着阿秋肩上的小小包袱,关心地问道:“你想离家,是不想给家里再添麻烦,可如今兵荒马乱,你又能去哪里?”

  阿秋抬起头,眼睛被泪水洗刷得更加清透:“我听人说苒军就在府城城外,领兵的是一位女将军。”

  何苒一怔,继而释然,无论是前世,还是今生,她见过很多来投军的女子,她们有的没有娘家,有的是在娘家过不下去,当然也有像阿秋这样,不想再给娘家添麻烦的。

  “你会武功吗?”何苒打量着阿秋的身材,江南水乡的女子,纤细柔软,哪怕从小生活在乡下,举手投足间也透着温柔。

  阿秋摇摇头:“我不会武功,但我会烧火会煮饭,我听说军队里有火头兵,专管煮饭的,我可以去煮饭,我不要军饷,吃得也不多,只要给我一个容身之处就可以了,我听说苒军里有很多女兵。”

  何苒笑了,问道:“你煮饭的手艺怎么样?”

  阿秋不明白这位姑娘为何会问这个,但她还是说道:“家里人都爱吃我做的饭食,一样的食材,可是我做出来就是比我娘和我嫂子的要好吃。”

  何苒说道:“那你就留下给我做饭吧,她们几个做饭全都不太好吃。”

  小梨嗔道:“大姑娘”

  她和流霞几个都是从小就被挑去训练的,她们学过如何杀人,如何下毒,如何解毒,如何刺探消息,可却没有学过如何做出一道好菜。

  何苒哈哈大笑,对阿秋说道:“你看如何?”

  阿秋万万没想到眼前的姑娘竟然想要雇自己,她站起身来,有些不知所措,何苒说道:“让小梨送你回去,你和家里人说一声,明天就跟我们一起走。”

  阿秋稀里糊涂地回到家里,和家里人说起这件事时,才忽然想起,她连那位姑娘姓什么都不知道。

  果然,她娘第一个反对:“这怎么可以,现在兵荒马乱的,只有家里最安全,再说,那几个姑娘都是骑马来的,看上去就不像好人,咱们连她们的来历都不知道,万一她们把你给卖了,那怎么办?”

  但是她哥和嫂子的想法却不一样:“阿秋,她们有没有说给你多少银子?要不要签卖身契?她们出手很大方,要不明天我们和你一起去,和她讲讲价?”

  她娘一听就急了:“老大,你们这是什么话?还要签卖身契?你们是想把阿秋卖掉吗?”

  话音未落,只听砰的一声,小弟一脚踢翻了放在地上的板凳,冲着她娘没好气地吼道:“难道不应该把她卖掉吗?你还要把她留在家里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1bqg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1bqg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